高寒地区路基路面工程绿色公路施工设计
1绿色公路路基工程设计
1.1 防护工程设计
(1)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挖方坡率,减少占地,减少了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填方坡率则贴近自然坡率,方便植物绿化。
(2)挖方中挖出次坚石运至石场经破碎后应设计利用至防护工程。
(3)对于冲刷较小的沿河路堤采用生态袋护岸代替浆砌片石满铺防护,使其既能达到保护路基不受水害,又能绿化和美化绿堤边坡。
(4)石质边坡采用边坡打孔、开槽以及局部凹陷处采取人工培土植草植树的方式对岩石边坡进行绿化。
(5)植物防护,通过自然萌发或人工诱导萌发技术 ,实现植被恢复,使公路绿化更为接近两侧自然植被,使公路与两侧林地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6)格宾石笼挡墙具有抗冲刷能力强、自透水性、整体性强、抗风浪性强等特点,石笼防护可与植被防护相结合,对于路面径流具有过滤拦截与净化处理效用。锥坡防护采用格宾石笼,替代浆砌片石防护,格宾石笼对浸水路堤的防护作用强,可延长寿命,又可节省后期可能引起的水毁冲刷或冻融毁坏维修费用。
(7)提倡使用生态袋护岸。生态袋具有抗潮湿性,不吸水,水分不会破坏袋子,袋子也不会变形,不溶于污染液体。是一种保护生态的好工具,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成效,实现路域边坡生态环保。
1.2 排水工程设计
(1)填方段采用圬工砌体排水沟虽能防止冲刷,但显得生硬不美观,在排水纵坡不大,地势汇水较小、雨水冲刷小的情况下,多采用土质边沟,沟内植物防护,可以兼顾生物过滤的作用,减轻敏感水域的水质恶化。
(2)挖方路段,设置浅碟边沟与原地形舒缓自然衔接,并对浅碟边沟进行绿化设计,从而达到线形优美、自然、满目葱绿的视觉效果。
(3)排水纵坡在2%~3%之间的浅碟边沟及梯形土质排水沟以植物纤维毯覆盖,排水纵坡小于2%的利用路面清表土对浅碟形边沟进行压实,利用表土中已有原生植物种子,实现边沟中的植被恢复,以增强其抵抗冲刷的能力。
1.3 路基土石方工程设计
(1)路线平面设计采用“避重就轻”的原则,就是少占地、不占或少占好地;路线纵断面设计采用“适中”的原则,考虑填挖工程量的同时,尽量降低路堤高度。
(2)在环境和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路堤高度,减少土方用量。
(3)对公路沿线土地资源充分调查,本着少占农田、林地,节省投资,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路基取土设计。取土场尽量利用河道滩地、坑塘边缘以及沿线荒山、高地取土的可能性,低产、耕性较差的农田作为取土用地力求少占农田和改地造田。
(4)为加强湿地两侧水体的水系连通性,保证湿地水体平衡,保留湿地的原生态,路基软基处理工程,宜采取砂砾为换填材料,并加设通水管。
(5)对于改扩建工程,拆除旧路范围内浆砌片石边沟中可利用的片石,应重新设计就近再利用于排水工程,拆除的边坡防护可利用的片石重新就近利用于防护工程。
(6)改扩建工程中,拆除浆砌片石及边沟防护不能利用的片石经破碎后用做路基填筑材料。
(7)改扩建工程施工中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路基,减少新建施工便道长度。
(8)推除旧路产生的废弃结构层,应设计全部利用,其中基层打碎后就近用于路基填筑,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可作为路基下处理工程的换填材料,路基土方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利用。
(9)改扩建工程控出台阶土方根据相关试验,按比例加以利用,其他废弃土方均运至取土场,作为复垦土方使用。
(10)因旧路线性指标低未利用,且距离旧路较近路段,不做推除处理,设计时可做为观景停车休憩区,可在停车休息、消除疲劳的同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11)低填浅挖路基处理产生的弃方,全部用于路基包边。湿地及水泡部分清淤土方可弃于路基两侧,做反压护坡道
(12)对于旧路边坡腐殖土层较厚的,属非适用性材料,应计算,挖除土方给予利用。
(13)在桥涵设计中,应考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大桥考虑大型动物通道,其他中小桥和涵洞考虑小型动物及两栖爬行动物的通道。
2绿色公路路面工程设计
2.1 垫层
改扩建工程,挖除段铣刨青混凝士路面时结合本段路面垫层所用砂场,根据垫层级配要求,控制所得的颗粒粒径,以满足垫层要求,铣刨后统一堆放,垫层施工时与砂砾拌和后作为垫层材料。
上一篇:加强公路管理养护对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