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与产业

冰与火之歌:南京计算产业闯出新天地

当今计算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冷水”指的是摩尔定律失效导致计算行业创新缓慢。 50年来,受摩尔定律影响的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计算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牙膏”的缓慢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计算产业的持续发展。

“炙手可热”是指由于全球数字经济的兴起,计算行业的需求增加。 IDC预测,在数字经济的刺激下,到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空间将达到1.1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计算产业空间有望达到1043亿美元,接近全球总量的10%。它是全球计算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引擎。

计算行业创新缓慢的“海水”与计算行业需求增长的“火焰”的碰撞,也为华为鲲鹏和升腾计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新计算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计算产业是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和赋能力。 2020年疫情爆发时,先进的计算产品和技术有力地保障了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物资调度等服务的稳定运行,为疫情防控、稳定经济提供了数字化保障。

由于内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传统计算行业在各个城市的数字化进程中陷入了缓慢的“优化”过程。地方数字经济要想超越“曲线超越”的速度,必然会寻求新的突破。华为鲲鹏、升腾计算产业生态的出现,正在为当地数字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活力。

2019年8月30日,南京江北新区与华为签署《华为鲲鹏生态基地战略协议》。依托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携手共建江苏鲲鹏生态产业基地,40多家企业联合成立江苏鲲鹏计算产业联盟,率先进行产业探索,打造新一代信息化基于鲲鹏的技术生态系统。 2020年12月,双方进一步签署了《华为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合作协议》。

2021年5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计算中心是武汉市政府协调建设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基于华为升腾全栈基础软硬件,可支持人工智能重大应用的模型训练和推理。用于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为智慧交通等多场景提供坚实的算力支撑

6月,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成都开工建设,首批15家生态合作伙伴签约入驻多年来,华为先后在成都实施未来技术创新中心(一、二期)、成都鲲鹏生态基地等项目,共同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方位合作的发展新格局,为成都智慧城市数字化基地奠定基础。为打造城市智能枢纽奠定了坚实的计算基础,推动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诞生之初,华为鲲鹏和升腾产业就汇聚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力量。在江苏、四川、广西、河南、陕西、天津、福建、广东、重庆等华为鲲鹏、升腾计算产业发源地,新的计算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以南京江北为点,江苏数字经济将向前迈出一步

以江苏为例,作为数字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7年开始,南京江北新区已经开始探索数字产业、科研和创新领域。在此背景下,南京江北新区与华为逐渐走到了一起。

南京江北新区聚焦“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携手华为,不断深化产城融合,推动核心信息技术创新突破。目标是在江苏鲲鹏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硬件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鲲鹏产业生态先行区,打造政务领域领先竞争力,金融和工业。

根据江苏鲲鹏生态规划,南京江北新区将建设以软件生态为基础的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以硬件制造为基础的鲲鹏制造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以江北为辐射点向江苏,通过“鲲鹏+升腾”产业结构,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产业新优势,推动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发展“鲲鹏+升腾”产业生态,可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基地”,助力江北数字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更为江苏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算力“新动能”。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乘数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将加速传统行业的渗透,推动行业乃至更多传统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回过头来看,“鲲鹏+升腾”计算产业的早期成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落地。作为整个“鲲鹏+升腾”计算产业的载体,硬件无疑是最直接的“垫脚石”。为此,华为继续与生态伙伴携手,共同推动“鲲鹏+升腾”计算产品在行业的快速落地和应用,将江苏数字经济辐射到更高层次。

上一篇: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安徽蚌埠举行 聚焦“三新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