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黄夹镇东大桑树村:依托红色资源 推动乡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梦晴 通讯员 李志聪
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基因,以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工作。日前,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公布,乐陵市黄夹镇东大桑树村是德州市两个入选村庄之一。
连日来,黄夹镇东大桑树村委会安排专人对该村革命旧址北海银行冀鲁边分行旧址、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司令部旧址开展定期巡查、清扫、维护工作。“我们按照市里、镇上的要求,定期对展馆进行巡查,确保墙面、屋顶外观完好、整洁,无墙皮脱漏、漏雨等现象,院内外保持整洁,无纸张乱贴、乱涂、乱画等现象,如发现损害,及时联系维护单位到场并协助馆方进行处理。同时,我们还与周边群众签订保护协议,使文物保护深入人心。”
红色文物重在保护,红色文化贵在传承。黄夹镇积极发挥仪式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联合乐陵市委组织部、乐陵市委党校、黄夹学区等部门开展红色文化之旅,积极开展“用心学党史 用情暖童心”“第二批党员发展对象接受党性教育”等活动,让现代人重温革命先辈的路途。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了解到家乡的历史变革,感受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今后,我会继续刻苦学习、不断拼搏,努力成为爱党爱国有责任担当的时代好少年。”黄夹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学生张春毅说。
为进一步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黄夹镇着力做好展馆展陈水平提升工作,充分发挥展馆在保护、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遗产和环境物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大众文明素质、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深入挖掘展馆物件背后的革命故事,提升讲解员的讲解水平,提升文保员的文物保护能力。不断加强展馆的感染力,让观众学有所感、学有所得。
“我们还通过捐赠、征集、借用、收购、代为保管等多种形式,对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对与本村抗战史相关的文物进行征集,征集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散落在民间的革命文物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黄夹镇东大桑树村党建特派员助理吴文晶说。
说起东大桑树村的抗战史,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9年春,由于抗战形势的变化,冀鲁边区特工委、军政委员会、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冀鲁边军区等党政军中枢机关,由边区中心乐陵县城转移至鬲津河畔乐陵西北部的大桑树村。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东大桑树村建有黄夹起义旧址、北海银行冀鲁边分行旧址、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司令部旧址等多处红色资源,并将其修复进行了还原。
“为什么我们村的红色资源这么丰富呢,我们村处河北、山东交界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比较薄弱,便于我们党的组织力量的发展。早在1938年8月,我们这就发动了黄夹起义,这也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民抗日武装起义。另外村南有一条起伏连绵十数公里的东西走向沙丘土岭,最高处可达三四十米,树林茂密,灌木丛生,覆盖着大片大片的荆棘。便于革命军民的隐藏和流动。”
黄夹镇党委政府结合东大桑树村红色文化历史,积极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对革命历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整合,激活革命老区人民的红色记忆,激发老区人民的自豪感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激情,科学规划,夯实党建基础,创新组织设置。同时,实施“乡村旅游+红色文化”战略,围绕红色文化作文章。充分利用东大桑树村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了包含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旧址、冀鲁边区妇女抗日救国总会旧址、冀鲁边区文化教育救国总会旧址、冀鲁边区战地动员委员会、农民抗日救国总会旧址等多处旧址在内的东大桑树村革命旧址群。并利用游客回归自然的天性,发挥乡村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田园农业,挖掘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民宿,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学习、体验、参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持续围绕乡村振兴,在红色文化遗存全面有效保护基础上,统筹做好展馆展览和红色文化宣传工作,依托红色文化遗存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黄夹镇副书记陈书杰说。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上一篇:iPhone 的生产不再消耗地球资源,苹果这么做是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