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与产业

一个县级团组织的“资源链接方法论”

  担任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团委兼职副书记4年来,李雪君曾感到头疼的涉案未成年人挽救和教育工作,如今有了新的破题思路。

  去年11月,樊城团组织以“团检”融合推动政法委、公安、检察、法院、团委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文件,构建樊城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社会支持体系。不久前,李雪君所在的青年导师团开展的一堂线上法治网络微课,吸引了30万人次观看。

  一个县级团组织为何能促成11个职能部门形成合力?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襄阳,实地探寻樊城青年工作的转变。

探索“共青团+”?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在中西部大多数地区,县级团委只有两三个人,缺人缺钱缺资源,协调其他部门难度大。”走访中,当地一名老团干向记者道出工作之难,“在团县委,要干出成绩,只有自己折腾自己”。

  随着区域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日增,越来越多青年人口流向大城市,县域地区青年工作力量匮乏、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团的工作经费有限、新兴职业青年联系覆盖有限等现实困境开始呈现。

  2019年10月,团中央在上海徐汇、深圳宝安、襄阳樊城等7个县(市、区)开展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县级试点工作,探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青年事务”的青年工作运行机制。

  当年11月,樊城区委办、区政府办发文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区直27个单位负责同志担任成员,打破以往政策散见各部门的青年工作壁垒,撬动各部门资源,每年推动解决1-2项青年发展突出问题。

  为青年而改,变被动为主动。团樊城区委推动区委宣传部、区政法委、人社局、教育局、民政局在联席会议内部牵头设立5个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实行“双组长制”搭建交流平台。团区委主动登门,挖掘各个职能部门的青年工作切入点、结合点。

  在樊城区人民检察院,长期困扰李雪君的难题开始得到破解。这名未成年人检查工作办公室干警兼任团区委副书记,联合团樊城区委实施青年权益维护“青盾计划”。她与专业社工、心理老师组建导师团,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权益保护定期交流,开展法治宣传。

  一个年满14岁的初中男生,因父子关系紧张存在对抗情绪。为引起父母注意,他故意抢同学的手机,被警察抓住,走到被判刑的边缘。为挽救这个孩子,检察官和专业社工介入,对他进行长期帮扶教育。在检察官和社工的开导下,孩子的性格渐渐改变,父子关系得到改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参考社工观察报告,检察官依法对孩子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后来他参加了中考,现在都读高二了。”李雪君说,多亏了团委搭建的平台,他们得以对孩子进行帮扶教育令其改过自新。

  试点启动以来,团樊城区委书记邵晨晨最大的感受是,“开展青年工作更加理直气壮了,不再是共青团一家单干”。她介绍,现在区委书记每年至少参加5场团的活动。

探索“青春资源+”?从“围墙内”到“围墙外”

  与大城市相比,县域青年人口少,可以整合的资源相对较少。团樊城区委借力建设路21号创意园区改造的契机,与园区合作,召集5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企业家代表,举办青春资源对接会,着眼青年组织归属、文娱生活、成长发展三大需求,打造樊城青年中心,定期举办青年活动,延伸团的工作“手臂”。

  “勤于跑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在服务中链接两头调动资源力量,搭建与青年联系的桥梁。共青团花小钱,办大事。”这是试点以来,邵晨晨总结出的一套资源链接方法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襄阳心桥心理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郭凯燕曾带领150多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对接团襄阳市委青少年服务平台,累计接听电话200多例,成功化解15起极端事件。

  团区委着眼于这支崛起于疫情期间的心理咨询机构,实施青年身心健康“青悦计划”,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初高中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打造亲子教育网络微课。

  在联合团区委开展心理咨询和调研的过程中,该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人群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得到拓展。目前,该机构为襄阳10个县(市、区)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需求调查,为16所学校提供免费心理辅导。

  在樊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宋海鹏看来,青年工作关联政府各个部门,责任重大。县级共青团工作好比“小马拉大车”,落实不仅依靠团组织,更需要政府部门在机制上予以支持。

上一篇: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养生朝天”:变资源优势为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