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罕王:大宗资源生产商的成功转型样本
导语:稳定的铁矿业务+弹性充足的高纯铁业务+叠加长期上行的金矿业务,造就了既能坐享顺周期溢价,又能消灭逆周期波动,同时拥抱碳中和概念的中国罕王。
?
近期的大宗市场,人人皆知铁矿石行情火热,顺周期名词耳熟能详,却不知道建国后第一轮铁矿石顺周期,其实始于1958年。
?
那一年,粮食卫星竞放,钢铁元帅升帐。“以钢为纲”政策行情开路,全年规划产能直指千万。但炼钢需要生铁,生铁需要铁矿石,解决不了卡脖子的原料,“超英赶美”就无从实现。
?
彼时国内铁矿产能有限,即便大矿富集矿加速开采,贫矿鸡窝矿大干快上,仍然填不满巨大的原料供需缺口,只能走一条“门环铁锅”的废铁替代路线。
?
六十年转瞬而过,中国经济早已从计划余晖步入市场滩头,粗钢产能也在2020年冲破10亿吨,稳居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在碳中和与供给侧改革两面大旗下,中国的钢铁业已经从“快马加鞭上产能”,迈向了“汰劣存质去产能”的新阶段。
?
在钢铁产业的历史轨迹里,一些变化发生了,一些桎梏却依然不变。比如中国钢产量超越全球产量50%,铁矿石产量的中国比例接近42%。粗看下来相差不多。但全行业一年还是要进口10亿吨量级的铁矿石。
?
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国内矿石的质量差、品位低。相当部分的矿石甚至无法满足原料标准,因此只能依赖进口。这在可见的未来,几乎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在寻常中寻找异数,正是投资掘金的本质。本土铁矿石供应商中,究竟有没有能打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中国罕王(03788.HK)的基本面里。
?
01?四大矿山拉起的“供需铁幕”
?
钢铁世界里,有个“一巴三澳”的存在。分别是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必和必拓、力拓、FMG四家矿企,业内人称四大矿山。
?
四大矿山的名号,源于它们超然的业内地位,支撑它们地位的,其一在量,其二在质。
?
2019年,国内的铁矿石产量8.44亿吨,全球产量大约20亿吨。看起来占了半壁江山,但细看一层却很揪心。中国的矿石有个特点,质量不佳,平均品位只有33.2%。
世界上十一个铁矿原产国按品位排名,印度南非俄罗斯占据三甲,中国倒数第二,所幸还有美国垫底。
?
品位低于25%的矿石,污染大,性能差,很难被工业利用。比如辽中南矿带的大矿床,虽然坐拥百亿吨储量,但平均品位只有20-40%,想要炼钢必须先精选。
这样一算,中国8.44亿吨的总产能,按精矿折算只有2.2亿吨,和10亿吨的钢铁年产量相比,连吃个半饱都做不到,只能依赖进口。
?
全球范围内,精矿年产能大概16亿吨,其中四大矿山占了10亿吨。印度、南非这些中小产能国家占了5亿吨,有个听起来就靠边站的合称——“非主流矿山”。
?
再翻一翻四大矿山的铁矿石品种,不论是必和必拓的PB粉、杨迪粉,FMG的火箭粉、火箭特粉,还是巴西淡水河谷的SSFT粉、卡粉。品位普遍都在50-60%之间,烧结、冶炼性能均属上佳。
?
要量有量,论质有质,结合低廉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国内近来每年进口的10亿吨铁矿石,大部分来自四大矿山,剩下的缺口再由印度、南非、蒙古和俄罗斯补足。
依靠这种产业链上的王者地位,四大矿山长期利润丰厚,同时结成事实上的价格同盟,对行业定价权有相对强势的影响力。
?
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大矿山的联盟铁板一块,能通吃中国钢铁产业链,从供给端来看,中国铁矿石的进口率大约在80%,仍然有20%的自给率,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
?
第一,在四大矿山的背后,股东结构错综复杂。比如淡水河谷背后有巴西政府、三井财团、和华尔街资本;必和必拓股东名单上有汇丰、JP摩根、黑石、花旗;力拓的大股东是中国中铝和美铝;FMG的第一股东是中国华菱钢铁。
?
股东各有利益诉求,有时还会有冲突,基本是按照各自的逐利目标安排生产计划,谈不上对中国钢企的绝对议价权。
?
第二,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和发运,受制于国际关系之外,还有鲜明的大小季因素。每年一季度,巴西是雨季,澳洲多飓风,对发运量和价格波动影响巨大。2019年3月巴西矿难叠加澳洲飓风,造成中国铁矿石1亿吨的供应缺口,直接把铁矿石价格推到了910元的高位。
上一篇:明星解约被饭圈绑架?白宇资源?张彬彬隐婚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