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气蒸腾,觥筹交错,在一家名叫侯家庄农家乐的3层木楼内,前来品尝美食的游客爆满。老板侯艳江楼上楼下游走在食客中间,征询着对菜品和服务的意见。 “今年5月以来,旅游业逐步恢复,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他说,12年前他白手起家闯进餐饮业,如今其农家乐年营收500多万元,发展愈发红火。 侯艳江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村。这个村居住着将近2000户村民,绝大多数是苗族。这片山环水绕的美丽村寨,因一千多栋宏伟壮观的吊脚楼和传承上千年的苗族风俗,形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被称为“西江千户苗寨”,但在过去,村民们守着这道独特的风景却世代过着贫困日子。 创业之前,侯艳江常年在外打工。“干过建筑工,当过地摊贩,做过推销员,什么苦都吃过,但都没攒下钱。”回忆起曾经的经历,39岁的他感慨道。 西江村村主任李松介绍,20世纪末,西江有九成村民外出打工,由于知识水平低,大多以干力气活为主。西江人多地少、交通闭塞,2005年人均年收入只有1431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从2008年开始,当地打造旅游景区带动经济发展,改造升级西江的基础设施,并于次年成立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苗族文化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西江名气渐涨,并在发展中逐步实现多赢——产业兴、百姓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返乡的侯艳江在政府的帮助下获得3万元无息贷款,他把自家老屋改造成农家乐,走上了创业道路。“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出租房屋或创业经营,迅速积累了财富。”侯艳江说。西江有九成以上村民,搭上了旅游业这趟快车,直接或间接参与餐饮、民宿等产业。 为了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同时激励村民保护老屋,发展之初,西江村委、景区公司与县政府等多方协商,设立了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每年将门票总收入的约18%发放给村民。 “西江千户苗寨”里工艺品摊位点。新华社记者 罗羽/摄 村民侯伟一家5口住在村北山上的一栋老屋中,由于位置偏僻,无法发展餐饮和民宿,他只能在当地小学当保安,每月工资20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我家每年从景区分到3万元,这是很大一笔钱。”他说。对地处位置较偏、旅游参与较弱的家庭,这笔钱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当地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江村民的“分红”由2012年的800多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3200余万元,已累计获得超过1亿元。 西江还竭力为村民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2016年以来,西江村委及当地管理部门利用村中空地,统一安置了270多个摊位,包括小吃摊位、工艺品摊位、照相点等,供全体村民每年一次参与抽签获取摊位经营权。 今年8月,侯伟的妻子吴连梅在西江举行的摊位“抽签”中获得了一个工艺品摊位的一年经营权,她在景区卖一些民族饰品。 “虽然一年后又要重新抽签且中签概率小,但只要人不懒,在西江总能找到工作,不用担心没有收入。”她说,西江的旅游发展已回正轨,大家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好。
【来源: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上一篇:海南第一届医药互联网大会举办 助推产业转型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