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资源管理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免疫系统,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基于企业内部审计需求增加及审计任务多样化,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但内部审计资源的总量却无法获得相应的增长,因此内部审计需求、要求与有限的内部审计资源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整合内部审计资源,进一步提高审计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构建更高效的内部审计机制,是内部审计机构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资源内容及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1.内部审计资源内容
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完成内部审计任务、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所能调用及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各类信息、技术方法等的总称。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机构自身的资源(如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任务所需的硬件设备、材料等,审计过程中所能获取及掌握的各类信息以及拥有的技术方法等。
2.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解决内部审计需求、要求与内部审计资源间的矛盾即需对内部审计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更优的内部审计资源配置、更有效的资源运用,充分发挥各资源的整体合力,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更优审计效果。
二、内部审计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均面临一定的内外部要求,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需同时满足上级监管要求及内部管理要求。
(1)在上级监管要求上。近年来,上级监管部门出台规定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18年出台《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职责范围进行拓展及明确;2019年出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明确经济责任审计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需落实审计全覆盖;2020年出台《关于深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确保下属企业每5年至少轮审1次,对重要领域每年至少审计1次;等等。
(2)在内部管理要求上。国有企业往往要求实现内部审计效能最大化,即要求内部审计覆盖面较广、审计频率较高,对内部审计的深度、广度、宽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需兼顾上级监管要求。
而事实上,内部审计机构往往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级监管要求及内部管理要求对内部审计机构有限的审计资源的统筹安排提出了较高的挑战,主要矛盾和须解决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队伍成员相对有限且结构有待优化
在内部审计人员配置方面,因人员编制受限、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原因,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专职审计人员较为有限。而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及下属企业的增加、内外部管理要求的提高,审计任务及工作强度日益加重,与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相对偏少的矛盾日渐突出。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往往还存在专业结构相对单一的情况。如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员占了大多数,而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律专业等方面的非财经类专业人员则比较缺乏。专业结构的相对单一在面对较为多元的企业业务及较高的审计要求时,可能导致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经济咨询、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2.与企业内部沟通、协调和资源共享有待加强
内部审计部门系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中的一环,集团化的企业往往建立较健全的、体系化的监督机制及制衡机制,如设置纪检监察、风控等部门,分级设置相应的稽核力量等。实践中,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监督及职能部门在信息互通及资源共享方面,往往存在未充分沟通及共享的情况。
(1)内部信息共享有待提升。企业纪检监察、法务、风控、财务等内部监督与风控部门接触或掌握较多的风险信息,但往往与内部审计部门存在信息割裂,未能实现信息互通及共享,内部审计部门无法有效借助其他部门力量更好实现审计关注点及审计风险点的获取,易导致审计难度的增加和审计效率的降低。
(2)内部人员专业共享有待加强。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往往觉得内部审计即为内部审计部门事项,与其部门职责不相关,导致无法形成内部审计协同机制,开展内部审计项目时,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协同其他内部监督、风控及相关专业部门形成联合审计。
(3)上下级审计资源协同有待优化。集团公司存在多级审计机构的,可能存在未建立稳定互动内部审计体系的情况,如对下属企业审计计划缺乏统一管理,对下级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存在不足,导致重复审计及审计资源浪费等。
上一篇:桂西北红色旅游资源的碎片化及其整合基于百色
下一篇:没有了